工作測力計檢定裝置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標準化的力學傳遞系統,對被檢設備進行高精度校準。其原理基于力值溯源法,主要依托以下關鍵環節實現:
1.標準力源生成:采用砝碼疊加或液壓/氣壓加載方式產生已知穩定的作用力。例如,在靜態標定中,通過精密天平逐級施加標準砝碼;動態測試則利用伺服電機驅動活塞產生可控壓力。這些方法確保輸入力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。
2.信號轉換與采集:當外力作用于傳感器時,應變片、壓電晶體等敏感元件將機械變形轉化為電信號(如電壓變化)。數據采集系統實時記錄并處理這些模擬量,經模數轉換后傳輸至控制單元。現代裝置常集成多通道同步采樣技術,減少干擾誤差。
3.閉環反饋調控:通過計算機程序動態調整加載參數,使實際輸出與理論預設值保持高度一致。例如,若檢測到偏差超過閾值,系統會自動修正液壓閥門開度或電機轉速,形成閉環控制回路,保障測試過程的穩定性。
4.環境補償機制:內置溫濕度傳感器監測實驗條件,結合材料熱膨脹系數數據庫自動修正因溫度漂移導致的測量誤差,確保跨工況下的可靠性。
工作測力計檢定裝置的使用注意事項:
·嚴格禁止超量程使用!即使短暫過載也可能損傷彈性體或變形部件。例如標稱5kN的設備絕不可用于6kN以上的測試。
·避免側向力或扭力介入--確保施力方向與主軸線完全重合,可通過對準標記或光學準直器輔助調整。
·定期清潔移動部件:灰塵堆積會影響滑輪靈活性,進而降低動態響應精度。推薦用無水乙醇擦拭導軌表面。
·每月檢查一次標準砝碼的質量穩定性(使用高等級天平復核);每年送第三方機構溯源認證。
·液壓系統中油液需每半年更換一次,過濾雜質以防堵塞伺服閥;同時檢測密封圈老化程度。
·校準前驗證標準機的溯源有效期,過期的標準器具不得作為基準使用。
·同一臺設備的多人次測量應由固定人員完成,減少讀數習慣差異帶來的隨機誤差;記錄異常現象時拍攝視頻留存證據,便于追溯分析。
·重型砝碼堆疊時務必使用防墜架托底,嚴禁攀爬垛體;高壓液壓管路附近設置警戒區,佩戴護目鏡以防破裂噴射傷害。
·突然斷電時應立即切斷動力源,手動釋放殘余壓力后再檢修電路。